热门点击  
·南昌之美美在水——人文地理南昌系列01
·阳明“心”路第三步:“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104、八大山人的真名是叫“朱耷”吗?
·000-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研究和鉴赏八大山人?
·读书: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之道——中国人的读书人生03
·书:中国人的魂,中国人的命——中国人的读书人生02
·人生立志,要抓住三个关键点——传承中国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处之03
名家赏析 更多>> 
--- 刘上洋 ---
·万里长江第一湾
·刘上洋《老表之歌》研讨会发言摘录
·刘上洋长篇小说《老表之歌》研讨会在京举行
·难以攀登的美
·没有一棵树的城市
--- 彭春兰 ---
·文学女人的情愫
·相逢何必曾相识
·枫叶情
·爸爸的吻
·妈妈的爱
--- 刘 华 ---
·我省著名作家刘华新书《一杯饮尽千年》出版发行
·酒中墨 杯中诗——读刘华先生《一杯饮尽千年》有感
·饮尽千年的孤独
·数点梅花天地心(序)
·去为那些光耀千古的名字扫墓吧
--- 朱法元 ---
·纠结的畸情
·南非遐思
·宝岛情思
·啊,马塞马拉
·企鹅归巢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散文网  >  女性散文  >  温燕霞
 
闲话衣服
江西散文网    2008-08-06 09:31

  像绝大部分女同胞一样,我对美丽别致的衣服非常喜爱。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扮,癞头扮了做花旦。”试问世间谁不想由癞头变成花旦呢?所以,我用一种宽容来看待自己偶尔会变得狂热的购买欲。因为我不太想当癞头。我这种欲望在爱人看来简直是怪癖,以至于他武断地认为女人好像只为衣服而生存。其实平心而论,我喜爱时装但穿着并不讲究。我总随便买些便宜而有种种好处,比如免烫、不怕皱之类的衣服。而且我买衣服从来没有货比三家的习惯,总是“一见钟情”,然后掏钱付账。如此冲动的购买,买的东西不合适是常有的事。虽然懊恼,但图得当时一刻的快意也就不再计较了。有时我甚至认为自己买衣服并不在于衣服本身,而在于新衣到手时那份模糊的喜悦,否则很难理解自己为什么会买那么多的花布?这些衣料我只有很少的几块拿到裁缝店去了,更多的时候,我是以一种收藏者的眼光对待它们。作为爱好,这当然有失明智,可以说是十足的蠢举。而且我买衣服太随意,所以并无多少精品。常常要上班了,却找不到一件合适的衣服。前些天,穿了件爱人买的深蓝底上有亮蓝色花斑的金丝绒旗袍去上班,为这特地挑了双好长统丝袜,又用水抹了皮凉鞋,自以为已经够整齐了。可一到单位,致命弱点全部暴露无遗。同事们善意地告诉我,旗袍的领扣一定要扣紧,否则有失风雅;又说头发不该梳辫子,最好梳发髻……我顿时觉得旗袍沉重如幕布,行走起来也有些不自然了。下午,换了套掉了粒无关紧要的扣子的衣服去上班,光脚穿凉鞋走在路上,觉得天地明亮了不少,身上轻飘飘的,舒服又惬意。乖乖,美固然可爱,然若为了美而那么拘束地活着,那可没什么大意思!我只能遗憾地断定自己永远也没有“冠压群芳”的日子。

  写到这里,我想插两句不算题外话的题外话,在衣服颜色的选择上,我觉得清代李渔的观点不止是正确简直可以说是经典。他认为玄之为色,其妙多端。黑的好处也正如他在《闲情偶记》里说的那样:面白者衣之,其面愈白;面黑者衣之,其面不觉其黑;年少者衣之,其年愈少;年老者衣之,其年变不觉其老。这些精辟论断,实在令我折服。特别像我这样的“薪水女性”,经济并不宽裕,但爱美之心不泯。于是,一件黑衫,一条黑裤,一袭黑裙,都能随心所欲地搭配五颜六色的上衣下裳,那份潇洒、那份随意、还有那份充分展示个人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的气质,更令我神往不已。

编辑:李园园
来源:大江网
    相关新闻:
>>“书虫”的乐趣
>>追悼会
>>玩法
>>尴尬
>>
>>再一次握你的手
>>电话的烦恼
>>陌生的朋友
>>诗会拾零
>>空谷清音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