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协会做具体文学工作的人来说,参加今天的首发式,我感到非常的振奋。因为这套书,凝聚着几代江西作家的心血。现在,它以超乎我们想象的严谨、精美和厚重,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既是对江西文学记忆精心、妥帖的梳理、呈现,也是以一种自尊、自信和超越的雄心,展示出江西几代作家队伍形象。
如果没有高起点、大手笔的切入,没有集中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对江西文学60年的回望和珍藏,会是怎样的,是难以想象的。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欣喜和骄傲,来面对这华丽的呈现。作为珍藏中国经验和文学记忆60年的巨制,这套书是江西目前看到的最厚重、最漂亮的一套。
生活是一切文学创造的源泉。江西几代作家,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下时代的风云,生活的波澜,他们共同的努力一再地证明着这样一个真理,就是文学始终和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生活在继续,来自生活的文学之光就始终不熄。有人曾担心文学的前途,对写作抱有疑虑,我想作家史铁生最近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说的好:“有谁把人间的疑难全部看清,并一一处置停当了吗?真若这样,写作就真是多余了;若非如此,写作又这么会枯竭呢?”
几代江西作家共同打造的这枝繁叶茂的文学之林,去粗取精,采撷其中最甜美、最红艳的果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这套书,凝聚着编者的心血和汗水,足够赢得人们的敬意和尊重。
面对这样一个辉煌的文学传统,对于我们年轻的作家,对于今天在协会做服务工作的人来说,既会是一种自豪,也会是种压力。生活之流总是不断地变幻,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在变,在时代进发出的巨大的活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惑和焦虑。文学如何反映这个时代人们的内心变化和精神世界,是我们新一代作家面临的难题。在生活的大海面前,我们作家的认识到底有多少?
因此,如何在这个辉煌的起点上,为江西文学大厦续写光荣,就成为了我们的责任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