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点击  
·南昌之美美在水——人文地理南昌系列01
·阳明“心”路第三步:“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104、八大山人的真名是叫“朱耷”吗?
·000-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研究和鉴赏八大山人?
·读书: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之道——中国人的读书人生03
·书:中国人的魂,中国人的命——中国人的读书人生02
·人生立志,要抓住三个关键点——传承中国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处之03
名家赏析 更多>> 
--- 刘上洋 ---
·万里长江第一湾
·刘上洋《老表之歌》研讨会发言摘录
·刘上洋长篇小说《老表之歌》研讨会在京举行
·难以攀登的美
·没有一棵树的城市
--- 彭春兰 ---
·文学女人的情愫
·相逢何必曾相识
·枫叶情
·爸爸的吻
·妈妈的爱
--- 刘 华 ---
·我省著名作家刘华新书《一杯饮尽千年》出版发行
·酒中墨 杯中诗——读刘华先生《一杯饮尽千年》有感
·饮尽千年的孤独
·数点梅花天地心(序)
·去为那些光耀千古的名字扫墓吧
--- 朱法元 ---
·纠结的畸情
·南非遐思
·宝岛情思
·啊,马塞马拉
·企鹅归巢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散文网  >  名家赏析  >  彭春兰
 
枫叶情
江西散文网    2011-01-14 14:19

  初访葛源,我第一眼便爱上了璀璨烁目的枫叶。

  素有横峰“油库”美称的葛源,油茶树漫山遍野,一丛丛枝繁叶茂,缀满晶莹洁白的茶花,远远望去,恰似满天银星洒落山林。山风轻拂,树动花移,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意。山青,树碧,花白,其间却火焰般窜出片片枫叶,那般嫣红,那般妖娆,宛若朵朵云霓飘悠天际,令人沉醉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里。

  然而,我真正认识枫叶,从心底涌生深沉充实的爱,还是在访问了“老来红”——黄华茂之后。

  那天,我和县里的小李来到红旗茶场。大伙刚落座,便听屋外一阵风似卷来一串爽朗的笑声,转眼间,一个浑身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老农站立在我们面前。他,就是远近闻名的茶场副场长黄华茂。

  老黄身材矮小却显得结实,步履轻捷,声音洪亮,看来一点儿也不像花甲之人。流逝的岁月在他微黑而清癯的脸庞上犁下了道道皱纹,然而世事沧桑并未改变他开朗的性格、豁达的胸怀。他和我们侃侃而谈时,那双细小的双眼中,时儿闪动着深沉坚毅的神采,时而又浮现出慈祥温存的笑意。

  在结束十年内乱的1976年,沉睡多年的深山响起了第一个拓荒者的脚步声,这是老黄接受党的重托,来创建公社茶场了。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荆棘丛生,野猪出没,荒山相连,山路窄得打把伞进出都要侧着身子。在土改时火线入党的老黄,从来就没有向困难让步的习惯,他只有一个信念:真正的创业者,决不能奢望眼前是一片坦途。老黄带着几十个小青年进山了,他是心中揣着建设山区的一团火进山的啊!附近没有住处,只有一间顶不遮雨、墙不避风的牛棚,棚内养着猪、牛,还堆着草木灰,臭气真熏人。有些年轻人嘴噘得能挂油瓶,可老黄仍是嘿嘿笑着,把队伍拉上山去,砍来根根茅竹,就地搭起了大通铺,一帮人马在牛棚安营扎寨了。

  多少个日出日落,多少次晨起暮归,洒下的是滚烫的汗水,开出的是满掌的茧花。年底,在连绵的处女地上终于拓出了上千亩茶园。当创业者们把万斤茶籽播进这片新生的土地时,他们是在播洒心灵深处的希望啊!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一株株新苗破土而出,瞧着舒展在嫩枝上挂着晶莹露珠的青翠叶片,老黄的心禁不住颤抖了。这,就是辛勤的耕耘者获得丰收时的喜悦!

  多美啊!一望无垠的三千亩茶园,丛丛繁硕,层层叠翠,在初冬的阳光下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就像千万颗绿色宝石熠熠闪亮。老黄一会儿把手向左一挥——瞧,今年新辟的茶林;一会儿又把手向右一指——看,去冬种的桔苗;这儿——茉莉;还有那儿——梨树……他眼里闪烁着爱抚的光,仿佛并不是给我们介绍植物,而是在夸耀他引为自豪的一群骄子。

  的确,老黄爱这片茶林,有时甚于爱他的老伴和儿子。一年夏天,老黄从省里开完劳模会回来,在车上就听说老伴心脏病发作,正住院抢救。可他下了车不是往公社卫生院跑,却急着往茶场赶——两个月滴雨未落,地面干得发裂,他为茶林担忧,心急得都快撕裂了呀!他连夜布置了担水救林的工作,第二天清晨五时才赶到老伴身边,陪了老伴半个小时。白天气温高,水浇下去反而会烧死树,老黄他们就晚上干。每当夕阳西沉,暮色苍茫,乡间小路上便出现了一支担水的队伍,走在前面的正是老黄。

  夜色渐浓,皎洁的月光下,这支队伍穿行在行行茶林之中。一勺勺清水在闪亮,一株株茶树又挺起腰身舒展叶片焕发出活力。老黄就像看到一个个小生命在贪婪地吮吸着乳汁,他深深陶醉了。

  和老黄在一起,我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听说,他这个曾经带领穷队翻身的生产队长,在“红色风暴”中也未能幸免。经过一场磨难,他没有低头,没有折腰,党要他创办茶场时,他没有说一个“不”字。我不明白,他那矮小的身躯,怎么蕴含着如此坚韧的毅力、不屈的意志和旺盛的精力?

  “您吃这翻苦头,干这番事业,究竟是怎么想的呢?”我终于忍不住发问了。

  顿时,我看到他的眼神变了,他远眺群山投去的深深一瞥,竟如同钻石划过玻璃般坚韧刚毅;他说出的一段话语,字字千钧刻在我的心头:

  “我从小失去父母,三个哥哥当年都跟着方主席(葛源人民对方志敏同志的传统称呼)闹土地革命。大哥随红军北上,从此杳无音信。1933年,也是枫叶红了的时候,二哥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住在弋阳的红军医院里。我当时只有12岁,接到口信,赶了三天路去看他,可是他已经闭上了双眼。红军走后,三哥在磨盘山一带打游击。可恨叛徒出卖了他。又是满山红叶的时候,白鬼子割下了他的头,挂在杨家祠堂背后的杨树上。你看看葛源的山山水水,多么可爱,这是一千多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啊!想起这些,我们活着的人能不拚着命去干社会主义吗?革命事业总是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我享不到福,还有子子孙孙哪!”

  一番肺腑之言震撼着我的心。这会儿,老黄的身影是那样高大,高大得就像一尊铜铸的雕像,矗立在这生机勃勃的千亩茶园之中。

  我向远山望去,只见一抹夕阳把枫林染得绚丽多姿,那鹅黄、金黄、嫣红、殷红的片片枫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婆娑起舞。枫叶辉映着青翠的群山,平展的良田,炊烟袅袅的农舍,构成了一幅浓抹重彩的山村油画。

  葛源红枫,在你闪动的片片枫叶中,我似乎看到了千千万万个黄华茂那样的革命事业的创业者。他们不屈的精神,坚贞的意志,就像风吹霜打永不褪色的枫叶,红得深沉,红得透彻,红得纯净……

编辑:骆寒蕾
来源:江西散文网
    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