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点击  
·南昌之美美在水——人文地理南昌系列01
·阳明“心”路第三步:“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104、八大山人的真名是叫“朱耷”吗?
·000-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研究和鉴赏八大山人?
·读书: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之道——中国人的读书人生03
·书:中国人的魂,中国人的命——中国人的读书人生02
·人生立志,要抓住三个关键点——传承中国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处之03
名家赏析 更多>> 
--- 刘上洋 ---
·万里长江第一湾
·刘上洋《老表之歌》研讨会发言摘录
·刘上洋长篇小说《老表之歌》研讨会在京举行
·难以攀登的美
·没有一棵树的城市
--- 彭春兰 ---
·文学女人的情愫
·相逢何必曾相识
·枫叶情
·爸爸的吻
·妈妈的爱
--- 刘 华 ---
·我省著名作家刘华新书《一杯饮尽千年》出版发行
·酒中墨 杯中诗——读刘华先生《一杯饮尽千年》有感
·饮尽千年的孤独
·数点梅花天地心(序)
·去为那些光耀千古的名字扫墓吧
--- 朱法元 ---
·纠结的畸情
·南非遐思
·宝岛情思
·啊,马塞马拉
·企鹅归巢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散文网  >  名家赏析  >  彭春兰
 
妈妈的爱
江西散文网    2011-01-14 14:24

  这是一个阴沉的夏日,爸爸离我们而去六年之后,妈妈也走了。

  六年来,妈妈没有一天停止过对爸爸的思恋,泪水无言地滑过她的面颊,时间无法从她心上抹去爸爸的身影,近半个世纪风雨同舟,相濡以沫,他们爱得太深。我明白,她早就想随爸爸携手而去,只是心的另一半又被我们牵系着,才在六年之后去和爸爸相逢。

  按照妈妈生前的遗愿,我们把她的骨灰和爸爸合葬于一墓。墓碑的上方,一颗鲜艳的五角星在阳光下璀璨夺目。“墓碑上一定要镌刻五角星,要漆得红红的,你爸爸最喜欢五角星。”是五角星照亮了他们的人生之路,使昔日井冈山下长工的儿子和延水之滨苦命的童养媳,在党的怀抱里甘苦与共并肩战斗,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此时,他们的灵肉双双安息于钟情的五角星下,我的心灵也得到了一丝宽慰。然而,一股巨大的悲凉重又压上心头,当我们告别墓地时,我清醒地明了,即使我们可以拥有整个地球,我们却再也不可能拥有爸爸妈妈那亲切温暖的关爱和呵护了。

  在清理妈妈的遗物时,牛皮夹中一张泛着黄色的纸,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保育院为我填写的一张“儿童转院情况表”,填表日期为1954年12月2日。也就是说,这张表妈妈已经整整保存了39年。我的心禁不住急骤地跳动起来,我的眼光急切地搜寻着那些39年前写下的字句——身高3.5尺;体重42.5市斤;接种卡介苗一次、百日咳三次、牛痘一次;还有德智体美的表现,既有“在全面发展方面特别快”等表扬,也有“要防止骄傲”的勉励,一字一句,倾尽“园丁”对“小花”的抚爱。妈妈一定很看重这张表,否则她怎么会将这张单薄又泛黄的纸默默保存了39年。可是我又有些奇怪,她保存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却从未告诉我?

  其实,谜底并不难解开,妈妈的爱原本就是这么朴实、这么真诚、这么无私、这么博大,她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她这一生都是在无止境地付出。

  在我心目中,妈妈的伟大在于她最能吃苦,她宁愿苦自己一人,而把方便带给周围的同志,而让我们全家都能过得舒心。她从小就是个苦孩子,家里穷得没法过,只好把她送给别人当童养媳。那时候女孩子都要缠足,白天大人用布把她的脚紧紧缠住,晚上她就偷偷地跑到野外,将长长的布条放开。第二天被大人发现了,就要挨一顿打,还得再次紧紧缠上。是共产党的主张吸引她勇敢地投身革命队伍,在威震四方的三五九旅,她这位军工厂的女工从此真正做了主人。她好像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活儿重、脏、累,她总是抢着去干,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记得1957年干部上山下乡运动中,她和爸爸一起响应党的号召,到山区创办垦殖场。有一年放寒假,叔叔带我去看爸爸妈妈。我只记得,那时妈妈的工作是为场里的职工做豆腐。每天天不亮妈妈就悄悄起床,又是磨豆浆,又是做豆腐,一直忙到太阳从山林背后冉冉升起。每天我起床后最美的享受,就是喝上一碗又香又鲜的豆腐花。这时,虽然屋子里仍透着阴冷的寒气,可妈妈充满笑意的脸上却微微沁着细汗珠呢。

  妈妈从来不怕吃苦,尤其是为了让爸爸和我们这些孩子过得舒坦些,她甚至愿一个人把苦吃尽。在我记忆中,妈妈这一生没穿过几件时髦衣服,我们小时候,她常穿的是大方得体的列宁装和朴素的兰士林布便装。每当买了新毛线,她总是忙着给爸爸和孩子们织毛衣,再把我们的旧毛衣拆了织毛裤,而她穿的毛衣却是用我们的旧毛裤拆后拼在一起织成的。她最好的衣服是黑色平绒上装和黑色呢外套,那要到过年出门或有重大活动时才穿。有一年,朱德和夫人康克清上井冈山路过吉安,爸爸妈妈去宾馆看望他们并参加晚会,妈妈穿上了黑色平绒上装,系了一条雪白的纱巾,我们看了都高兴地夸妈妈好漂亮。那晚妈妈回来得很晚,也许是兴奋,她的脸上泛着红光,在黑色平绒衣和白纱巾映衬下,显得大方而秀美。可是她急忙把平绒衣给换了下来,又穿上那件朴素的便装,她笑笑说:“还是这样自在、随意。”

  妈妈在垦殖场工作时,有时进城来看我们,每次都要买许多我们爱吃的卤食。学校附近有座石桥,妈妈总是把我们带到小桥旁,一边听我们讲学校的故事,一边看我们大口嚼着卤食。“真香啊,妈妈你也尝尝!”我们边吃边对妈妈嚷嚷,妈妈却总是笑笑说:“好孩子,妈妈不饿,你们喜欢吃,妈妈就高兴!”妈妈就是这样的人,她时刻想着别人,心里却没有自己。过去每到除夕夜,妈妈总是最忙的人。按北方的习惯,家里要吃年夜饺子,那时我们都小,一点儿也帮不上妈妈的忙,她又是剁肉拌馅,又是和面擀皮,常常是一家大小都吃饱了,饺子也没了,她就擀几根面条煮了吃。当我们长大了懂事了也会干家务了,除夕夜就不让妈妈操劳了,煮好的第一碗饺子,总是让她老人家先尝尝。

  虽然我们已经长大了,可是妈妈还是放不下她那颗心。还记得,有年夏天爸爸妈妈带着外孙上井冈山避暑,偏偏外孙火气旺,长了一头疖子。孩子痛得没法睡觉,妈妈真是好耐心,就一夜一夜守着他,一会儿给他上药,一会儿给他擦汗,有时干脆就把他抱在怀里哄着睡,自己却一夜也不能合眼。妈妈的爱就是这样延续着,直到自己的光和热全部燃烧至尽。

  这二十多年我写了许多文章,写了许多人,我常对自己说,一定要写写我们的好妈妈。可是,每当提起笔来,我想到的都是这些琐碎小事,似乎找不到那些震撼心魄的业绩。然而,我们的妈妈原本就是这般朴实无华,她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的爱,正是体现在平凡岗位上的尽职尽责;她对丈夫、对儿女、对亲人、对朋友的爱,也正是蕴含在平凡岁月中的真心真情。她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就像春蚕无怨无悔地将丝吐尽。

  当我也为人之母时,便常常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妈妈的心,因而总是想着怎样做才能给她以应有的回报。可是由于工作繁忙,我难得与她相聚,即使在她病重的日子,我也不能守候在她的身边问寒问暖。不过,当我通过书信表达对妈妈的关切,通过电话传递对妈妈的问候时,我能看到和听到她从心底发出的慈爱的微笑。

  然而,当妈妈离我们而去时,我仍然止不住一次次地悔恨,一次次地自责:为什么妈妈在世时我没有好好回报她的爱?可是,一切都晚了,一切都无法弥补了。我也知道,妈妈的爱如此精深博大,我这一辈子都无法报答。我只想说,人活着该有多么美好,亲人之间多一些温情,多一些心灵的慰藉,多一些体贴与谅解,离开这个人世时,就会少一些艾怨,少一些悔恨,少一些遗憾。于是,我对自己说,像妈妈那样去爱吧,就从今天做起。

编辑:骆寒蕾
来源:江西散文网
    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