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从奥克兰飞到了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我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来回折腾,凭空在澳、新两国多出入境两趟,搞得既疲惫又繁琐。
墨尔本实在无景点可看,导游带着我们参观那些什么城市广场、旧国会大厦、库克船长小屋、植物园、教堂等等,引不起多少兴趣。尤其是教堂,在西方几乎到处都有,而且千遍一律,一个模式,看了一个就代表了所有。你如果参观了梵蒂冈和巴黎圣母院,就更是“黄山归来不看岳”了。澳大利亚是个新兴国家,他们的教堂岂能与欧洲的媲美?我直觉得有点好笑,笑组织者的马虎,笑安排者的浅薄。
倒是参观教堂时,同行者的一番议论,又勾起了我的深思。
看到教堂那么宏伟那么高档次,有人就发出感慨,说可惜我们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好地方。言下之意,要是有,让人们信个宗教,一心想到向上帝、神灵多做祈祷,不也省得无事生非、惹出许多麻烦来?
我由此又想到了信仰问题。人们都承认,人是要有信仰的。西方人虽然搞的是现代化,但他们的宗教信仰一直没有动摇过,因此他们的社会一直很有秩序,人们的道德观一直坚持得很好。我们的很多社会问题,都可以归结于信仰的缺失,理想的泯灭。问题是,什么是信仰?过去我们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是我们的信仰,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一种理念,但不是信仰。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包含了精神与物质两方面涵义的,而且以物质的标志为主。而信仰却是纯精神上的,它不需要人们去寻根究底,只是描画一个作为人们精神归宿的虚无世界,启发人们严格遵循高尚的道德标准,以求解脱罪孽,积累功德,在未知的来生过得更好。宗教正是呼应了这种精神需求,以其一整套论说来引导人们皈依。
这样看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人们追求一种信仰才是。其实信仰这东西,即便没有人提倡,人们也是要追逐并获得的,你看我们国家里,信奉佛、释、道的比比皆是。单说佛教,芸芸百姓有多少在顶礼膜拜啊!而且近几十年来,信得最多最虔诚的,还是政府官员和有钱人。你别看有些官员进了寺庙都是背剪着双手,俨然一副参观考察的样子,在他们身后,那些夫人们,却偷偷的在作揖念经、见功德箱就塞钱呢!我想这说明什么呢?还不是祈求个平安顺利,要么想求神佛保佑升官发财,要么请神佛饶恕自己的罪孽,能躲过惩罚,侥幸过关?说不信宗教的有几个是真的不信?倒不如撕掉这层面纱,让潜藏的东西浮出水面为好。
有了信仰,人的精神就有了寄托;有了信仰,人就会良心发现,自觉弃恶扬善;有了信仰,才能弥补法律的不足,管住犯罪之前的动机,减少犯罪的几率;有了信仰,社会才会走上正轨,秩序井然。如果说,先进的体制是保障社会之车沿着正道前进的话,那么,建立崇高的信仰,则是推动社会之车前进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