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焰
1月26日,布宜,晴,27℃~19℃。
昨天下午3点半,从乌斯怀亚乘飞机返回布宜,阿根廷导游在机场迎接。一见面闫导就问:“去了南极,带回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带回了一生难忘的记忆,大家如数家珍般,冰山、蓝冰、企鹅、鲸……“留下了脚印”,“还留下一个遗憾,没有去中国长城站”。闫导笑着说:“留点遗憾也好,有机会再来一次。南极的遗憾布宜补,明天带你们去两个著名的景点参观。”
书店,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之一,体现城市和人的文化品味。每个城市都有书店,但把一间书店作为旅游景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又络绎不绝,可能只有布宜的雅典人书店。今天上午,闫导带我们参观的就是雅典人书店。
雅典人书店座落在布宜市区圣菲大街1860号,屡屡被世界各大媒体评为“全球十佳书店”之一,2014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直接把它推为“全球最美书店”。它的前身是建于1919年的大光明剧院,至今整整100年。大光明剧院是以剧场、电台和唱片公司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内外装饰富丽堂皇,当年就是布宜的文化地标,也是巨星云集的地方。2000年剧院改成书店后,建筑风格保持原样。楼外有高大的前廊,大理石的廊柱上有精美雕刻。书店内部装潢典雅,穹顶的壁画依然色彩鲜艳,据说是意大利著名画家隆纳雷法奥兰迪的作品。每层护栏外部的精美雕塑保存完好,人物塑像栩栩如生。改成咖啡厅的舞台,红色的天鹅绒帷幕夺人眼球。当我走进书店,第一印象就像走进了西方的艺术宫,一座高雅的艺术殿堂。
书店连同地下室共4层,营业面积合2000平米。书店的设计师独具匠心,原剧院大厅坐席换成一排排书架,书架上有序地摆放着十多万册各类图书;舒适幽静的包厢改为迷你阅览室,如同一个私人书房;舞台变成上座率最高的咖啡厅。这个神奇的创意给顾客带来方便多多。书架前的顾客不少,像寻宝似的找自己想买的书。找到书后欣喜地来到包厢,来晚了还不一定有空位。我在一对老夫妻前面端详良久,他们竟毫无觉察,看书看得入神了。可容纳数百人的咖啡厅坐得满满的,有人一边喝咖啡一边还在看书。闫导说,书店每天的客流量平均达3000人次,有的人来到书店一待就是一整天。我在书店转了一圈,感觉这里更像一个图书馆,全开放的图书馆。
我喜欢逛书店,每到一个未去过的城市还常会去书店上一本有关当地的书。在雅典人书店没有发现中文图书,让我感到有点遗憾。闫导问我想买什么书,可到服务台询问。来到服务台,服务员非常热情。闫导告诉服务员,我想买一本中文的266任罗马天主教宗方济各传,服务员露出惊讶的眼神:知道方济各,喜欢阿根廷的中国人!她把我的要求和联系地址登记后,告诉闫导,待购得书后会给我寄来。
好的书店会成为读者的家,上海内山书店与鲁迅的关系就是一例。1927年鲁迅来到内山书店,与老板内山完造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书店原址现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门口有一铭牌:“此店为日本友好人士内山完造所设。鲁迅先生常来买书会客,并一度在此躲避国民党追捕,特勒石纪念。”英国伦敦也有一家早已关门但墙上立有铭牌的书店:“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科思书店旧址,因海莲?汉夫的书闻名天下”。我没去过这家书店旧址,但看过《查令十字街84号》一书,书中记录了买书人海莲和卖书人马克斯的深厚情谊,被读者奉雅典人书店外景为“爱书人的圣经”。
在雅典人书店逛了大半天,的确是一种享受。在这里逛如同参观艺术宫,甚至有聆听天籁之音的幻觉。它有建筑之美,神奇的文化创意。有阅读之美,享受纸质书的美妙。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书店服务员在登记我的要求那一刻,感受到城市的文化温度。出色的书店不仅要有出色的老板,同时要有出色的店员。书店不仅仅是书店,它连接着人与人,连接着人与文化,这才是书店的厚重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