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第二批去葛仙村旅游的退休人员合影。
单位组织退休人员分批旅游,我去了一趟上饶市铅山县葛仙村,疫情3年第一次外出旅游,甚是兴奋。时间安排两天一晚,虽是走马观花,但留下了岁月静好印象。
6月28日早上7点乘大巴从南昌出发,中午11点抵达葛仙村。夏至后的太阳把村子照的逞亮,头顶烈日的我们快步去到游客服务中心躲避。葛仙村有8个酒店,房间500余,傍山近水,风格各异。办好入住手续后,我们一行30余人来到“仙村客驿″D栋各个标间。酒店名字好诗意,远在仙山有客来。
葛仙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山村,而是依托道教名山葛仙山打造的一个旅游度假区。园区占地63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以水、竹、村为创意元素,结合古典山水画境,再现汉末时期的一个小山村景象。外面太热,下午参观葛仙村景区的活动5点才开始。
葛仙村景区——山楂树下。
从住地去景区很方便,有公交电瓶车摆渡。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仙村九品”,配上神话传说,让仙村活了起来。五品“无何有居”,传说是葛仙翁的居所,竹篱笆,茅草屋,傍水而建,体现着主人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八品“琅玕小榭”,传说是葛仙翁习书打坐的去处,表达着他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时间有限,我只能匆匆走过,粗粗地看,浅浅地品。
长长的“灵宝仙街”,建筑风格别具一格,街道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商铺经营者也使尽浑身解数招揽顾客,但人气不旺,商铺里面冷冷清清,与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反差甚大。在大型景区内打造一条商业街,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标配,但要打造好一条商业街绝非易事。有专家称,一条好的商业街可以用“五有”来概括,即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经营有道,品牌有名。按我说,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祝愿“灵宝仙街”在摸爬滚打中脱俗而出。
华灯初上,葛仙村最热闹的时刻到了。众妙阁是葛仙村的标志性建筑,众妙阁广场是灯光秀的的场所。每晚8点,众妙阁投影秀开场。流光溢彩的灯光聚焦在26米高的众妙阁上,三层四柱的阁楼披上了变幻无穷的七彩盛装。阁楼上还有演员在翩翩起舞,有的游客情不自禁时也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
8分钟的灯光秀落幕20分钟后,半个小时的真人实景水幕电影《归真记》开演。《归真记》分为“序”“长生”“渡劫”“金丹”“飞升”5个章节,运用声光电,融洽水上火,加上真人配合表演,再现仙人葛玄的传奇一生,大气磅礴,如梦如幻。
今晚观看灯光盛宴的游客不算多,众妙阁广场尚有不少空地,但散场的时候还是有点拥挤。要是人数一多,就会非常拥挤,形成安全隐患。众妙阁广场是不是设计得太小了?也许是由于小,广场就没有设置专门的座椅,游客只能站立或坐在台阶上观看。
站累了,我和结伴的同事不想再逛了,9点打道回府。山区晚上真凉快,睡觉不需开空调,还要盖棉被,加上房间设施“标配”,得心应手,睡得真香甜,连做梦都是美滋滋的。在仙境中过了静谧的一晚,好一个避暑山庄。
这个旅游度假区起名葛仙村,缘于这里有座山,山上有个仙。铅山县境内有座云岗山,系武夷山的支脉。云岗山不算很高,只有千余米,看过去也不惊险峻奇,可是这里来了一个名字叫葛玄的人,他是晋代著名方士,在此地炼丹、传道、飞升,羽化成仙,成为中华道教灵宝派创始人。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后人遂把此山易名为葛仙山。
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在葛玄炼丹处建宗华观,宋治平二年(1065年)赐名为玉虚观,宋元佑七年(1092年)改名为大葛仙殿,是赣、闽、浙的道教一圣地。每年农历6月初一“开山门”,10月初一“关山门”,期间四方香客不断,尤以8月20日葛仙翁寿诞为盛,香客常逾万人。
明万历三十年(1593年),当时大葛仙殿香客爆棚,屡发事故。为避事端,大葛仙殿道士邀请铅山县鹅湖山慈济寺僧人前来设立下院,于是山上有了慈济寺。葛仙山道观寺庙紧相连,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一山两教、道释共处”的宗教文化景观。
29日上午,我们乘索道缆车上葛仙山。以前香客进山朝圣,步行要七八个小时。感谢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现在乘缆车上山只需七八分钟。凡事有利亦有弊,坐在缆车里,只能看到山中的空蒙景色,层层叠叠,深深浅浅,宣传册上写的可与黄山媲美的景观,奇峰、异石、云海、松涛,一个都没有看到。
从缆车出来,走到观景台。导游说,在这里可以看到9条山脊,犹如腾云驾雾而来的9条苍龙,人称“九龙窜顶”,是揽胜抒情的好地方。登高望远,只见群峰簇拥,此起彼伏,美景尽收眼廉,令人流连忘返。情不自禁时,女同胞欢快地跳起舞来,男同胞放声高歌。我拿出手机,想把美景收藏。谁知手机卡壳,开也开不了,关也关不了。幸好有同事,这个帅哥给我拍照,那个美女与我合影,让我揽胜又抒情。
到了葛仙山山顶,不能错过这里的道观和寺庙,大葛仙殿和慈济寺就在观景台的上方。我们沿着石砌的台阶拾级而上,十步一景,百步则流汗。爬了20多分钟,歇了五六次,终于到了山门。尽管大汗淋漓,更觉酣畅痛快。继续往前走,就是大葛仙殿,神仙葛玄就供奉在此。殿内殿外,游人如织,到处都有打挂许愿的善男信女。偶问广东来的一群香客,他们说这里的道观非常灵。走出大葛仙殿,拐个弯就是慈济寺,寺内寺外同样是人头攒动,烧香拜佛者众。道观寺庙内外挂有许多锦旗和许愿牌,令我惊奇的是,内容多是高考金榜题名,得子求子的我没看到一个。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考一条路”的观念在许多人心里扎根很深,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生孩子了。它提醒人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渐行渐近的人口危机,已是当务之急,时不我待。
1984年江西省政府确定,葛仙山的葛仙祠(大葛仙殿)和慈济寺为省重点寺观。葛仙村旅游度假区借名山寺观扬名,名山寺观托文旅之力香火更旺,这表明,寺观完全可以和文旅事业和谐相处,相得益彰。
葛仙村旅游度假区2020年5月1日开门迎客,开业即火爆,首月接待游客8万人次,当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90万人次,一举超越江西排名前列的龙虎山、井冈山、三清山等老牌著名景区,仅位于大名鼎鼎的庐山之后。2021年,葛仙村凭借它超高的网络人气,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在首届中国文旅创新发展论坛暨2021文旅风尚榜颁奖盛典上,获“2021网红打卡目的地”殊荣。2022年元旦期间,又两次荣登央视新闻。
这既是英雄造时势,江西鑫邦实业集团投资17亿元的大手笔,又是时势造英雄,葛仙村在休闲时代应运而生。
航拍葛仙村夜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生活大致经历了生存时代、温饱时代、小康时代,现在悄悄地进入了休假时代。这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
从1995年5月1日起,我国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5天工作制,加上节假日和不定时的休假,上班族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闲暇中。
2019年我国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旅游休闲度假时代已经超前到来。
我们的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绘就了休闲时代的宏伟蓝图。
人们的闲暇时间多了,荷包里的钱鼓了,党和政府助力休闲和发展休闲产业的政策也出台了,休闲时代真的来到了。休闲是人的生命和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意义,一种境界。正如哲人亚里士多德所说:“恰当地利用闲暇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础”。人们在休闲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生活在自由、逍遥、幸福之中。
面对滚滚而来的休闲大潮,国人准备好了吗?旅游已经从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由“动”到“静”,由“行”到“居”,由“累”到“闲”。但是,仍有许多人处在“有假而不闲”、“有闲而不暇”的状态中。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要让我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好,在闲情逸致中放飞好心情。
休闲度假旅游不同于观光旅游,旅游度假区需要提升产品质量,而不仅仅是提升景观。这次来葛仙村,就碰到了两件扫兴的小事。
第一天下午,集体参观景区之前有三四个小时的空闲时间,我们几个人从住房出来闲逛。老林同志野趣浓浓,向路边的山下山上走去,想顺便采点野草“扎耳根”,晚餐拌个凉菜给大家吃。哪知路的两边不是深沟,就是围栏,无小路可走,扫兴而归。住宿区的活动范围太窄了。
第二天中餐是这次旅游的最后一餐,我们想买点酒欢乐一下。虽是一个单位的人,退休后不住在一个小区的,平时都很难见到面。人生难得是欢聚。在就餐的天元餐厅,问服务员在哪里买酒,回答说餐厅没有酒卖,多么扫兴。老梅同志有股执着劲,又去找人,也许是找到了餐厅主管,买来了一大箱啤酒。有了酒,气氛就越来越热闹了。在信息日报工作过的人安排在一桌,聊起往事,更是让人走进了美好的岁月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