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凡云,吴凡秀
每当我回故乡,看到故乡赣中南粮仓上纵横交错的现代水利和附近矗起的现代化的粮食加工厂时,我就会记起家乡那古老的风车,小小的风车承载我童年的梦幻,少年的温馨和记忆。
我的故乡很美,小村坐落在一个小土坡上。远望青山如黛。全村有700多人,村里最引为自豪的是树多,有樟树、槐树、榆树,都长得株高围粗,春天,这里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夏天,这里枝繁叶茂,树冠如盖。秋天,这里稻田金灿灿稻穗随处可见,冬天,这里劳作一年的乡亲,让土地冬眠,备足农资,春节过后,来年有个好收成。村前有一条老河流过,树影水波,与村前大片田野的绿叶、黄花共同装点村子高坡,辉映着村盘上的灰瓦青砖。丰收的季节,挥汗如雨的乡亲们,就在偌大的田间僻出一个个打谷场,三个自然小组的晒谷场里,人们顶着炙烤,抢收、抢种,隐约可见的风车正扬起巨浪,人们有说有笑,风车不停地旋转,歌颂着家家户户的欢声笑语,祝福着老老少少的幸福安康。村后是碧波万顷的锦江,昼夜不停地向长江奔去,我的故乡真的是一方好的乐土啊!
那是一块肥沃的土地,那里有一种禾粒生长的声音,那是我魂牵梦萦的土地,总有在我记忆深处像歌一样缓缓飘来。
记忆里家乡总是多水的,儿时,这里堤垱不高,这里常成了水乡泽国,听老辈人讲,别看这片常有洪水泛滥的地方,却也是土壤肥沃,仍有粮稻沿村后锦江走水道运往南昌。
党和政府发号召,各村民齐心协力,大修水利,经过几十年战天斗地,才看到了两岸堤垱间出现的汪洋似的一片水世界,堤内则是称为赣中南粮仓的稻田。
我出生的年代,虽说物资匮乏,那是一个还是用煤油灯的时代,还是要靠人力用风车去扇米的时代,但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用手摇风车,边摇边聊起了天,那段岁月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温情和乐趣。我与风车结缘是在60、70年代初,我的乡亲们,就是靠着风车,用手握着风车手柄扇稻谷、大麦、绿豆、黄豆、芝麻、油茶籽,将各类农作物杂物去掉,风车制作工艺繁琐,风车由风斗、鼓板、前脚、后脚、六方轴组成风车。
孩时,常跟着母亲挑禾回家,将一捆捆在禾凳上打落,晴天又将竹制成的地垫铺在家门口或村庄上的空地上,将谷子晒干后,母亲将这些谷子挑回家,在自家屋子里,用风车将一筐筐稻谷扇干净,小时候我才13岁,个子小,就用小板凳垫高,用篾箕从箩筐里装满,用手托篾箕将稻谷倒进风斗里,母亲一边用手摇,我一边添,大摡30分钟可扇100来斤,一天可扇1000至2000斤左右,母亲为了节约时间,有时用两个风车来扇丰收的稻谷和其他农作物。我目睹了家乡的男女老幼,人人勤奋,小孩放下书包,拿起锄头,壮汉扶犁扬鞭,春季里忙春耕,夏季里挥汗如雨割早稻,栽晚稻,那时科技含量不高,我曾目睹过我母亲和婶婶及我,因稻草不够烧去义渡挑稻草时,恪逢大风大雨,雷电交加,吓得我们毛孔顿起,淋得像个落汤鸡,也曾坐着小木船去南湾渡口,走向外面的世界求学,用母亲的话说,你们兄弟们,陆续能够读上书,都要归功于那些粮谷,母亲在田里劳作,常回家用风车扇谷,把稻谷整出来,又拿去变卖些钱物,我要感谢风车,感谢母亲!
风车转动着岁月,也转动着时代的车轮,70,80年代,锦江建起了水电站,电的普遍使用,告诉人们过去靠人力扇米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90年代初,国家电网也拉进了村子,风车终于也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但风车脚踏实地、质朴、坚毅、不张扬的精神还在!
凭着长辈的言传身教,从小体验农耕的艰苦辛劳,我也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国家公务员,现在虽然退休了,但离岗不离党的信念不能变,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不能动摇,传播正能量,发挥余热的坚守不能丢。47年了,今天,我又回来了,惊叹于故乡的巨变,天变蓝了、地变绿了、水变清了、路变洁了、人变美了,农村大变样了,故乡正在实现着“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梦的愿景。国家正在实施发展乡村振兴战略。
现在,故乡建了大桥,一江两岸人烟鼎盛,风光旖旎。新农村,日新月异。
移民建镇,母亲已搬进了新镇住,这里有净化干净的自来水母亲说从前电灯电话想不到真的实现了
看见了周围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一望无垠的庄稼,高楼林立,高大的稻黍加工厂,大路上车流不息。
我走向田野,村子变得有些陌生,村头的那棵樟树还认识我,昔日的小山村如今到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村里和药湖都建起了田园化。许多乡亲们踏上了打工返乡潮。他们创业,务农,依然把自己活成了一颗庄稼的样子,蓬勃生长,近年来,小村里高楼林立,河塘里风送荷香,现在村落里溢出生活的欢歌。轿车也比比皆是。告诉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现代民居成了田园新景。它们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与脱贫攻坚项目新修的平坦乡村道路相得益彰,与跳广场舞健身操的新生活相得益彰。小山村门前的机耕道全铺上了水泥路,偌大田野散落的河塘水更清,游澈见底,游鳞自由自在。村后,锦江更清了,河滩上牛羊成群。据悉,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水、电、路改造。我置身其中,犹如到了一个高级庄园,昔日的山村俨然一个出落得婀娜多姿的淑女。
我还得知,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了扶持力度,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村民种植篦头。仅此一项,村民一年人均收入多2000多元。靠着实现立体养殖,优质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0%上,还引异生猪养殖,种植大豆,小麦,许多人成了致富带人。各项惠民政策得到了落实,如今,这里水、电、路设施大力发展,药湖光伏发电都在为着与农业发展、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从大风车到机械化加工大米的变迁,我感叹这四十余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变。
40多年了,一切又都未变,而人们一直追求的“禾下乘凉梦“一定会实现的。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故乡人们的日子一定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更美好!